“養鴿子雖然忙碌,但我心里很高興。有‘訪惠聚’駐村工作隊的幫扶,我這么大年齡的農民,也能靠養鴿子掙到錢,日子過得越來越有勁了?!?2月13日,圖提古麗感慨地說,沒想到自己能通過養鴿子改變生活,從貧困一步步走向致富之路。
回憶起過去的日子,圖提古麗連連搖頭。7年前,丈夫去世后,全家4口人的日子過得很艱難。那些日子,圖提古麗整日愁眉不展,想擺脫貧困卻沒有門路。2017年,新疆投資發展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駐英乃喀什村“訪惠聚”工作隊的到來,為她打開了脫貧致富之門。
2017年底,圖提古麗從工作隊領了48羽種鴿和鴿籠,準備開啟養殖鴿子脫貧的新生活。圖提古麗坦言,剛開始,從沒養過鴿子的她心里一個勁兒打鼓:鴿子能養好嗎?養鴿子能掙到錢嗎?
為了免除圖提古麗等村民的后顧之憂,工作隊在免費為村民提供種鴿的基礎上,還建起了鴿業養殖技術培訓中心,成立了鴿業養殖合作社。此外,工作隊每周都會選派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培訓,從飼料選配、養鴿防疫、鴿舍衛生等方面一點一點教起。在每一批鴿子孵化期前5天,工作隊隊員和技術人員每天都到圖提古麗家走訪查看鴿子孵化情況,指導她對鴿子進行搭窩分離,縮短孵化時間,最大限度提高經濟效益。
“鴿子是我們全家脫貧增收的希望,我一定要像養孩子一樣精心養鴿子?!弊詮酿B了鴿子,圖提古麗精神頭特別足,每天就琢磨怎么養好這些鴿子。按標準給鴿子喂食,對鴿舍定期清理,發現問題及時和技術員聯系……經過精心喂養,2018年,圖提古麗家的鴿子已發展到384羽,當年僅靠養鴿子就掙了1.6萬元。鴿子越養越好,圖提古麗信心越來越足。2019年,她開始擴大養殖規模,帶著平時打零工的兒媳一起養鴿子。如今,圖提古麗家的養鴿規模達到了570羽,年養鴿收入2萬多元,成了村里的養鴿示范戶。
圖提古麗的小兒子阿依克拜爾·阿不都卡迪爾也有了學習養鴿技術的想法。工作隊得知后,安排他到喀什新投鴿業有限責任公司進行了免費技術培訓,如今他成為鴿業公司養鴿技術員,每月工資2500元。
收入多了,日子好了,圖提古麗不但為家里添置了沙發、茶幾、衣柜等家具,去年,她還和女兒一起去海南三亞旅游。
在工作隊的幫扶下,發生變化的不只是圖提古麗家。如今,在英乃喀什村,180多戶村民依靠養鴿子鼓起了口袋;120多人通過在蘑菇合作社、手工藝品合作社上班,有了穩定的收入;還有一些村民依靠種植西紅柿、辣椒、蓮花白等大棚蔬菜脫了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