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記者走進昌吉市硫磺溝鎮礦區,這里天藍雪白,一排排樹木靜靜地守護著礦山。經過3年地質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,如今,治理區域的土地功能逐步得到恢復,區內地質災害隱患得到消除,采坑與周邊的地形地貌基本相協調,礦區已經舊貌換新顏。
硫磺溝礦區總面積約491平方公里,2018年,中央第八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指出,昌吉回族自治州硫磺溝內小煤礦多年無序開采,地表破壞嚴重,先后形成28個采坑。
為了在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昌吉州硫磺溝28處采坑的地質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工作的目標任務,昌吉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視,把硫磺溝礦區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,將整改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,根據28個礦坑的分布、大小及生態環境破壞程度的不同,撥付???,嚴格按照“一采坑一方案”要求,采用削坡、筑坡、回填、撒播草籽、恢復地表植被和設置圍欄、警示標志的方式,精準對標、對表、對賬,全面開展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。
據介紹,截至目前,硫磺溝礦區28處歷史遺留采坑的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作累計投入治理資金8700余萬元,完成土方量1196萬立方米,平整場地286萬平方米,撒播草籽面積286萬平方米,設置圍欄9491米。
針對“兗礦集團硫磺溝煤礦煤矸石堆放未落實分層壓實要求,存在自燃現象”的問題,2018年以來,這家硫磺溝礦區最大的煤礦生產企業投資580萬元,將礦區內67萬方煤矸石拉運回填礦坑,且實現每年采礦新產生的煤矸石全部無害化處理。另外,投資3億元,將原來占地31畝的露天儲煤場整體搬遷至礦區南部,擬建成全封閉式儲煤倉及工業廣場,實現存儲、運輸、裝載全程無揚塵處理,徹底解決煤礦揚塵污染難題。
今后,昌吉市將以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為契機,進一步加大對南部礦區的巡查檢查頻次,組織力量開展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“回頭看”行動,不斷加大執法力度,持續不斷鞏固環境治理成果,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。
|